|

楼主 |
发表于 2019-12-23 17:03:02
|
显示全部楼层
每周读书(7)
1.“治人事天,莫若啬”。为人处事及祭祀天地,都要节俭不浪费,以爱惜精神,积蓄力量。“啬”的要义,其实就是“简”。无论做什么事,能简单就绝不复杂。
2.“治大国若烹小鲜”,治理大国就像烹制小鱼那样,不可反复翻动,不然就会“鱼无完鱼”。这是老子“无为”思想的又一阐述。就是统治者不要政令繁出,变着花样去干扰人民,而应清静无为。
3.“低处可以成海”,万物争上,水却甘于处下。水的“处下”和“不争”,正是值得学习的精神。能够居高位而不盛气凌人,掌大权仍能礼贤下士的人,往往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拥护。
4.“为无为”,以“无为”的态度去作为,以“无事”的方式去做事,以“无味”作为事物的本来味道。
5.“大小多少,报怨以德”。大,从细小而来。多,由少累积而成。所以,解决问题要从小处着手。事物之间,总有其必然的因果关系,都符合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。
6.“天下难事,必做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”天下的难事要从容易处开始,就不会太困难;天下的大事,必有细微开始。想做成一件事,没有任何一点小事是可以马虎的。
7.每件事,都必定有着许多细致的过程,借此以磨砺心性:平等对待一切,是大公;充分尊重一切,是大善;以德报怨,是大忍;谨小慎微,是细致;点滴积累,是耐心。
8.一个真正的圣人,不自以为是,不说大话,不骄横,不狂妄,不傲慢,只是小心谨慎。能够做大事的人,小事一样看得清楚。圣人之所以成就伟大,就是因此。
9.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,如果超出了合理的“度”,总想做很多事情,结果一样都难办成。世间多风雨,人事很复杂,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。先积攒自己的实力和智慧,再扩而充之,才能不断走向壮大。
——摘自老子《道德经》
|
|